即使《天线宝宝》可能没那么容易被成年人所欣赏……也永远会有孩子继续在他们的陪伴下成长。
伴随着欢快的音乐,太阳宝宝咯咯笑着从地平线上升起;镜头缓缓推进,越过广阔的草地、彩色的花朵和毛茸茸的兔子,停在山丘状的小屋子上,四个色彩斑斓的小家伙跳出来,奶声奶气地喊道——
笔者的记忆总会闪回很多年前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奶奶从专属于我的、鼓鼓胀胀的DVD包里挑出一张圆圆的光碟,然后放进电视的机顶盒。
不用奶奶提醒,我就会放下平时绝不离手的娃娃,让她躺在小床上睡觉,自己则乖乖搬好小板凳,雀跃地进入天线宝宝的世界……
在《天线年后的今天,从表情包到联名商品,四位宝宝的身影也依旧活跃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。泡泡玛特的天线宝宝系列盲盒
重启《天线宝宝》系列,讲述天线世纪全新版本中的神奇冒险,这一事实更加证实了《天线宝宝》的深入人心。近年B站也引入了《天线宝宝》剧集,然而,当笔者开心地打算重温童年时,
甚至有的人觉得《天线宝宝》隐藏着反社会的文化隐喻,把它视为儿童邪典,用Cult*风格对之进行解读或者二次加工。
*Cult:一种文化现象,指一种怪异的品味,只有少数偏锋的圈子会喜欢,而且还会深深地着迷追随,反过来使这种趣味和它的象征成了小圈子的代表。
这些解读固然耸人听闻,但不可置否的是,当我们长大之后回看《天线宝宝》,抛去童年滤镜,似乎真的没那么容易复刻当年的快乐了,
进行设计的优秀剧集;可也正因如此,《天线宝宝》广受幼儿们的喜爱,却在成人眼里变得“奇怪“。今天这篇文章,就
首先,我们来看看《天线宝宝》诞生之初的故事。1996年,BBC希望为学龄前幼儿制作一个新节目,来自
和安德鲁·达文波特也参与了竞标。*Raggdoll Productions是一家英国电视制作公司,由安·伍德于1984年创立,她曾在约克郡电视台和美国电视台工作。此公司制作了许多著名儿童节目,包括《天线宝宝》《花园宝宝》等。
的画册(technological babies,也就是最早的天线宝宝雏形)参与竞标,“当我们得知其他11家竞标公司准备了许多花哨的设备和效果演示时,我们真的很紧张。”而最终,安·伍德和安德鲁的方案脱颖而出,Raggdoll Productions开始制作这个以
为主要收视对象,长达260集、每集30分钟的幼儿节目。除了新颖的理念,竞标成功和创作者对节目的定位密不可分:在创作之初,两位创作者就意识到,他们盼望通过节目呈现
,从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,而非对孩子们进行单纯的说教。“《天线宝宝》不是教育节目,和《芝麻街》或大家都知道的很多儿童节目不一样。《天线宝宝》只想呈现孩子在游戏中学习、发展的有趣经验。”
《芝麻街》(Sesame Street)是由美国芝麻街工作室制作的一档儿童教育电视节目,强调寓教于乐
的角度教导儿童;《天线宝宝》则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:试着弯下腰,和儿童平视,用更低却更生动的视角呈现了幼儿眼中的世界。平视的创作思路带来了许多挑战。比如在寻找天线宝宝扮演者时,安·伍德和安德鲁希望演员能回忆起小时候的说话的方式,从而发展出每个角色独特的语言风格,为此试镜了上百位演员才找到比较合适的人选。
两部分组成。“幻想园地”是四位天线宝宝——紫色的Tinky-Winky(丁丁),绿色的Dipsy
(迪西),黄色的Laa-Laa(拉拉)和红色的Po(小波)在天线宝宝乐园上的生活与冒险,他们会做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,比如在地上打滚、大笑、跑来跑去、吃宝宝吐司、和伙伴一起玩耍。“真实纪录”则是天线宝宝们聚集到风车下,用头顶的天线接收信号,通过肚子上的屏幕观看现实世界中儿童学习、玩耍的视频。
“平视”的思路听起来简单,实际上颇费心思。安·伍德说:“孩子,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,生活在与我们周遭一模一样的世界里,
。因此,作为一个成年人,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倾听他们和理解他们。”当安·伍德和安德鲁一起创作《天线宝宝》时,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观察和倾听幼儿,试图找回自己童年时的感觉,尝试着像孩子一样感知周遭的世界。
——圆滚滚的天线宝宝、房子、窗户和门……你会惊异地发现,《天线宝宝》中大部分形象和物品似乎都是圆润的曲线造型。
:10-12个月的幼儿才刚刚具备了基础的图形分辨能力,开始认识简单的图形。不过同时,幼儿对曲线有着明显的偏爱:
,其次才是正方形、长方形、三角形等其他图形。柔和钝感的曲线设计,既表现了天线宝宝的天真可爱,也迎合了幼儿图形认知的学习过程,帮他们迅速接纳天线宝宝的外在形象。
不仅如此,天线宝宝的外形设计也非常简约。流畅的曲线构成了天线宝宝的外形,除了头顶的天线和肚子上的屏幕以外,天线宝宝基本上没有其他细节设计。
扎波罗热茨(A·V·Zaporozhets)通过在3-7岁儿童所察看到的刺激物的轮廓线上附加上眼动模式图的方法,证明了年龄小一些的幼儿,因为容易被细小的局部所吸引,从而无法从整体上认知对象。因此,《天线宝宝》采取设计上的减法,删去不必要的细节,更加有助于突出形态的外在轮廓对比度(对于婴幼儿来说,一件物体的轮廓对比度,往往是引起偏好的最有效刺激)
,引导幼儿认知天线宝宝的整体形象。我们再来看看《天线宝宝》中的颜色设计。
也许你已经不记得天线宝宝们的名字叫什么了,但是你一定能清晰地回忆起他们的颜色:没错,分别是蓝紫色,绿色,
和大红色。从左到右依次是Tinky Winky(丁丁)、Dipsy(迪西)、Laa-Laa(拉拉)、Po(小波)
(Psychotherapy Versus Behavior Therapy)的作者斯塔普利斯(Fred. R. Staples)运用优先注视范式(Preferential Looking Paradigm)发现,3个月的婴儿注视彩盘的时间是灰盘的几乎两倍,证明此时的幼儿已经具备初步识别色彩的能力。而幼儿对黑白灰的色彩兴趣不大,往往偏爱红色、黄色、蓝色、绿色等原色,都是高饱和度的明亮色调,也正是四个天线宝宝的颜色。
所以在采用高饱和度、高差异化的原色基础上,《天线宝宝》的场景设计也采用了大量的对比色,比如室外暖色调的花园和室内冷色调的宝宝之家,通过明显的颜色差异强化场景之间的对比。
1999年,美国神职人员和保守派专家杰里·福尔韦尔(Jerry Falwell)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——天线宝宝之一Tinky Winky
(丁丁)是男性同性恋。他认为,Tinky Winky的紫色和头顶的三角形天线,是同性恋运动的标志,甚至Tinky Winky喜欢的红色小包,也被认为是一款暗示同性恋身份的女式皮包。Tinky Winky在《天线宝宝》官网上的介绍
在讨论“Tinky Winky是不是男性同性恋”之前,其实我们该先思考的是——Tinky Winky是男生吗?
而随着年龄增长,幼儿在3-4岁时会逐渐对色彩偏好产生性别差异,开始将颜色以及衣着和性别联系起来,比如,女孩子在画画时倾向于画有着长发和红色系裙子的女性形象;而男孩子则相反, 会用短发和蓝色系的裤子来表现男性形象。同龄幼儿中,女孩对于粉色的选择也开始多于男孩。
所以,对于处于1-3岁的幼儿来说,《天线宝宝》呈现的是一个无性别的世界;而3岁以后,随着色彩与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,幼儿可能会
,比如将紫色的Tinky Winky预设为“男性”。这也和《天线宝宝》主创人员的官方回应相吻合:天线宝宝是无性别的。
“Tinky Winky只是一个可爱的,背着魔法背包的高科技宝宝……他不是同性恋,也不是异性恋。他只是儿童节目中的角色。”
性少数群体的标志,频繁出现在Pride Parade和各类周边文创上;Tinky Winky也作为唯一一个虚构角色,被列入《独立报》2008年首届“Happy List”*。虽然被无辜地赋予了性别和性取向,但所幸,混乱的争议最终迎来了一个不失温暖与积极的结果。
*Happy List :100位使英国更美好、更快乐的标志性人物名单。除了Tinky Winky以外的99人全部是现实世界的成年人。
天线宝宝的动作往往是慢速的、轻柔又笨拙的,绝对没暴力冲突,向年幼的观众们传递着
(Marshall Haith)和埃莉诺·吉布森(Eleanor Jack Gibson)的研究表明,幼儿对运动物体表现出明显的偏爱。以新生儿为例,虽然无法有效控制两眼的运动,但他们的注视点常在运动物体上停留1~2秒后跳向下一运动点,而2~3个月的婴儿能够协调眼球追随运动物体。幼儿对运动物体的天然偏爱,导致动态下的天线宝宝更能受到关注,更有助于在运动中进行整体性的认知。此外,《天线宝宝》中也
。除了“幻想世界”的形状、颜色、动态等视觉设计以外,“真实记录”模块也无不渗透着“用幼儿的眼睛观察世界”的平视原则。
比如,当天线宝宝们看完屏幕上的“真实记录”后,会嚷嚷着“再来一次、再来一次”——于是同样的视频会在节目中完完整整的播放第二遍!
但对于小时候正在观看这一个节目的笔者来说却十分自然:年幼的我喜欢反复观看《天线宝宝》,而且完全不介意
(也不太记得)天线宝宝通过“再来一次”反复播放同样的视频,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。
如是“再来一次”的重复设计,正是从幼儿视角出发、精心筹划的结果。安·伍德认为,孩子会通过一遍又一遍做相同的事情来检验他们的经验,从而进行认知和学习。
“一而再,再而三地将杯子里的东西倒腾出来,也许在一个爱整洁的成人眼里是使他灰心的事情,但久而久之,孩子们着迷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他们已学会了形状和大小,以及什么是适合的,什么不是。”
《天线宝宝》大量采用重复、缓慢的故事情节,剧情的结构安排相似,四个天线宝宝经常轮流做相同的行动,或
场景不会一昧向前发展,而是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做出思考与判断。这样的“留白”与“重复”构成了“孩子猜测天线宝宝的行动-猜测得到验证-天线宝宝进行重复-再次猜测的循环”,如此设计的心机——安·伍德也将其称之为
——并不是为了偷懒,而是为了让幼儿自然地发展想象力和思考能力:孩子们能提前一步预测出天线宝宝的动作,从而强化预测和记忆能力;而且,准确预测带来的正面反馈,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小孩子的自信心。以第一集为例,天线宝宝们发现了一面旗子,乐此不疲地重复着“旗子,这是一面旗子”的台词
如果你足够幸运地能够和一个孩子一起观看《天线宝宝》,你将会从孩子那里得到另外一半的‘对话’”。
和年幼的适龄观众一样,天线宝宝们处在能理解听到的话语,但无法清晰表达的阶段。
相应的,天线个月儿童说出的第一个单词,虽然有少数清晰的简单词汇(比如“Big hug”,抱抱),但
——这正是典型的婴幼儿的语言。比如,天线宝宝标志性的“Eh-oh”其实是发音不准确的“hello”(中文版本直译为“啊哦”)。
:有学者觉得,天线宝宝的语言过于贴合婴幼儿的语言表达,所以不利于引导他们尝试表达更复杂的内容。
诚然,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,但不可置否的是,天线宝宝在“声音”层面也遵守着“平视”的原则,尽力复原幼儿所感知的世界。至于如何
,主创通过天线宝宝们的名字给出了答案。按照年龄由小到大,天线宝宝们的名字依次是Po(小波)
、Laa-Laa(拉拉)、Dipsy(迪西)、Tinky Winky(丁丁)。最小的红色宝宝Po的名字只有两个字母,而p作为嘴唇发出的辅音之一(如m、b、p),也是最简单、幼儿最容易发出的声音;金黄色的Laa-Laa有两个音节,难度比Po稍大;到了年龄较大的Dipsy和Tinky Winky,名字的发音逐渐变得更复杂,也增多到了两个单词。
也有利于幼儿在观看时进行说话的模仿。综上看来,从形状、色彩、运动,再到重复的情节、语言和名字的音韵设计,《天线宝宝》都透露出一份独有的、“和孩子平视”的细心与温柔~
当笔者重温《天线宝宝》时,也意外发现,《天线宝宝》中居然隐藏着不少颇具科幻色彩的设定——比如天线宝宝的
,身高约2.4米~3.0米,头上顶着功能性的电子天线,肚子上有一台显像管式电视机,居住的房子形似飞船,还有自动制作宝宝吐司、宝宝奶昔的“智能家居”。
而安德鲁在看了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月视频后,认为宇航员的形象“很可爱”——大大的脑袋,短短的四肢,在新环境中蹦蹦跳跳地探索——很像蹒跚学步的小孩子
,于是有了最早的天线宝宝概念雏形和一系列颇具科幻色彩的设计。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月
:有人认为,天线宝宝的世界由巨型风车监督、肚皮上有电子屏幕、不时还会有喇叭从草地中升起,简直令人细思极恐。
。风车和喇叭,传递着来自成年人世界的指导与监督:何时该吃饭,何时可以看电视,何时要起床……画外音会告诉天线宝宝们在每集结束时和大家说再见,也会告诉他们该上床睡觉了……这其实正是儿童世界中“家长”形象的趣味演化
——亲切又颇具权威、神秘又无处不在。而具有科幻色彩的风车、喇叭和画外音的设计,竟然和幼儿眼中的“家长”形象不谋而合,是一个似乎有点严厉、有点难理解,却又让人天然依恋与信赖的权威存在。
指导不一定总被遵循:大部分情况下,天线宝宝会根据外界的教导做出行动,但他们也具有抵抗成年人监督控制的有限能力,天线宝宝们会表达撒娇一样的抗拒,反复发出呜咽的“不”,甚至躲到草地小山丘背后。以第三集为例,喇叭重复着“向上爬山再下山”的指令,最后天线宝宝们却选择躺在半山腰上打滚
(天线宝宝乐园)相对应的“现实世界”,例如时间和外界权威,或客观支配着儿童行动和自然的空间和因果关系。
因此,《天线宝宝》中所谓的“科幻设定”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科幻隐喻,而是完全服务于“平视”的创作思路,用形象借代呈现幼儿眼中的成年人形象与外部世界的巧妙手段。
恍然间,距离《天线年,距离笔者搬好小板凳、坐在电视机前看《天线宝宝》的日子也过去了十几年。但天线宝宝们却似乎从未真正离开我们,依旧活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——我们依旧会使用天线宝宝的表情包、看天线宝宝的剪辑片段、购买天线宝宝的联名产品。
没有起伏波折的情节,没有天花乱坠的特效,甚至形象设计也没那么精致,《天线宝宝》为什么有着如此长盛不衰的魅力?难道仅仅是一代人的童年滤镜吗?作者觉得,《天线宝宝》的魅力大概正在于做到了最纯粹、最本真的“平视”——弯下腰,伏下身,真诚地望进幼儿的眼睛,倾听幼儿的声音,一切从孩子的视角出发,观察他们眼中的世界。
所以,即使《天线宝宝》可能没那么容易被成年人所欣赏,大概也不算得上什么遗憾了——毕竟曾经有孩子深深爱着他们,也永远会有孩子继续在他们的陪伴下成长。
[2] 唐胜天,陶珂:《天线宝宝教给了我们什么—幼儿喜爱的视觉元素探索尝试》,2013
[4] 曾彬,韩露.:《关于4-6岁幼儿偏好的色彩实物分析研究》,教育与教学研究,2014